计量管理系统:计量的发展(二)
(2)近代计量
1875年“米制公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计量的开始。近代计量随着近代物理学的发展,逐步引入了“物理量”的概念,使计量研究应用的对象得到了扩展。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计量摆脱了利用人体、自然物体作为“计量基准”的原始状态,进入以科学发展为基础的发展时期。
由于受科技水平的限制,这个时期的计量基准大都是经典理论指导下的宏观实物基准,例如,根据地球子午线的长度的四千万分之一,用铂铱合金制成长度米基准原器;根据一立方分米的纯水在其密度大时的质量,用铂铱合金制成了质量基准千克原器;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周期来定义时间的单位秒。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被测的量更为广泛,计量的范围也逐渐扩大。
(3)现代计量
现代计量的标志是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决议通过并建立的适用于各个科学技术领域的计量单位制,即国际单位制。它是将由以经典理论为基础的宏观实物基准,转为以量子物理和基本物理常数为基础的微观自然基准。也就是说,现代计量以当今科学技术的高水平,使基本单位计量基准建立在微观自然现象或物理效应的基础上,并建立科学、完善、有效的现代计量体系,实现国际上测量的统一。
计量仪器检测基本物理常数的引入和发展在定义计量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例如:新的米定义中采用了真空中光速C的约定值,
采用基本物理常数,将大大提高计量基准复现的不确定度,满足科学研究、国民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在为使计量基准建立在基本物理常数的基础上开展科学研究,以逐步建立我国的现代科学计量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开拓法制计量新领域,建立我国的现代法制计量体系;
进一步加强企业计量基础工作,规范和发展我国校准市场,建立我国的现代工业计量体系。总之,我国现代计量的发展应紧紧跟上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并作为全球计量体系的组成部分,以促进国际间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来源:http://www.zyqhkj.com/news992513.html 发布时间:2023-12-15 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