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
(二)计量管理的特性
(1)统一性。集中地反映在统一制度和统一量值两个方面,是从事计量管理所追求的z基本目标。
(2)准确性。这是计量管理的命脉,也是实现统一的量的根本依据。一切计量管理研究的z终目的,都是为了寻求预期的某种准确度。
(3)法制性。就是将实现计量管理和发展计量技术的各个重要环节,如计量制度的统一,基准的建立,量值传递网的形成等,以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的形式作出相应的规定。
(4)社会性。是指计量管理涉及的广泛性,它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
(5)服务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计量是为各行各业服务的一项技术基础工作。因此,要倡导计量管理和测试服务相结合。在计量管理中要体现服务,在服务中要贯彻管理的原则。
(6)群众性。这是指在计量管理中首先要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即保证群众利益免受计量不准或不诚实测量所造成的危害。同时,也是指在计量管理中,既要发挥专职计量人员的作用,也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计量管理,共同做好计量管理工作。
(三)计量管理的方法
(1)法制管理方法。如制定计量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计量执法机构,组织计量执法队伍,执行计量监督等。
(2)行政管理方法。主要是指按行政管理体系,对所管理的对象发出命令、指示,规定指令性计划,进行行政干预等等。
(3)技术管理方法。主要是指从研究各类计量器具的技术特性出发,科学地制定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计划,不断提高计量人员的技术素质等。
(4)经济管理方法。主要是研究如何以经济为杠杆,经济合理地组织量值传递,提高计量管理效率的办法和措施,以及提高计量投资的经济效益等。
(5)系统管理方法。即将计量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数据积累上升为用数量、图表和符号来表达,从而建立起计量管理系统数学模型以指导一般。
(6)宣传教育方法。即通过宣传计量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普及计量科学知识,加强计量技术与管理教育,提高计量业务素质和法制管理水平,为计量管理打好思想基础。
上述计量管理原则、特性和方法的理论探讨可归结为要研究和探讨以下八个方面:
①计量管理的定义、概念;②计量管理的领域、内容; ③计量管理的特性; ④计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⑤计量管理的方法; ⑥计量管理的形式方式; ⑦计量管理与其他管理科学的关系; ⑧计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等等。
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随着广大计量管理工作者的不断深人研究和探讨,我国计量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就可逐步形成系统的计量管理理论,更好地指导我国计量管理工作。
来源:http://www.zyqhkj.com/news901467.html 发布时间:2022-12-20 03:00:00